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
陈文胜对话曹锦清: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
湖南省社科院于2017年6月5日在长沙主办了“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会议期间《中国乡村发现》主编陈文胜研究员与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对话,这是其中之一: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
家庭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有效方式
陈文胜:前不久陈锡文来长沙时听他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小农经济作了三百多字的批示,高度肯定了小农经济的历史贡献,应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确定相适应的农业经营形式,要发挥小农经济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优势。具体已记不很清楚了,大致是这个意思吧。在中国农业发展处于千年变局的关键时期,总书记非常清醒和冷静。小农经济无疑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小农经济的背后是农业家庭经营,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和区别?
曹锦清:小农经济与家庭经营有区别,家庭经营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包括小农、中农,还有大农。小农经济指的是耕种面积多少。适度规模经营,是指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现有的基础条件能够满足经营的面积。
在近20年来我们看到养猪养鸡工厂化了,完全服从工厂制度了。但种植业有着特殊性,要求家庭作为经营主体,世界各国都认为是比较有效的。但家庭经营的规模有大有小,所谓的小农经济就是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太狭小。可以把家庭经营分类,按照经营规模分成大、中、小,能够满足适度经营的都叫中农,与小农相区别,而且中农的家庭总收入主体是由农业来区分的。至于什么叫做小农,几亩,几十亩的或者是几百亩,按照各国的国情来决定。
中国的小农经济是家庭经营的一种极端形式,超小规模;美国的大农场是家庭经营的另一种极端形式,超大规模。而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农民工转移的特点,而且农业本身还有储备就业的基本功能,决定了适度规模的大小,受制于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比如小麦的规模比水稻的规模大得多,种蔬菜的规模要比水稻的规模小得多。种蔬菜10亩就超负荷了,水果30亩就需要请人帮忙。所以,不同的种植业,适度规模的定义就不一样,而且和机械化的程度也不一样。现在小麦的适度规模估计可以扩大很多。从信阳开始到黑龙江,连续收割三个月,基本上都是机械化了,家庭经营的规模达到一两百亩都没有问题。所以,家庭经营在今天仍然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有效方式,尤其是种植业。
这样一来,家庭作为经营主体,不是季节性雇工,是以家庭劳动力为主导,在适当的农作物结构条件下,现有的技术和物质装备条件,夫妻两个能够耕作的最大面积就叫做适度规模经营。
当代中国家庭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型势在必行,大量劳动力转移出来了,必须强调家庭经营对农业的有效性、适度规模的必然性。超大规模脱离中国的现实,而且超大规模有一个预先存在剩余劳动力作为间接打工的存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再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死了的话这个基础也就不存在了,而美国是因为有墨西哥的季节农民工人存在为前提。所以,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态,决定了合作经营是家庭之间的合作经营。
理论上,目前的纯小农靠那么几亩地,已经很难生存了。小农其实是兼业的“兼农”,“兼农”又分“一兼”、“二兼”。以农业为主、外面打工为辅的叫“一兼”;以打工收入为主、农业收入为辅的叫“二兼”。纯农、“一兼”、“二兼”的土地利用率是不一样的。“二兼”是以打工收入为主,就是种点口粮,可能有三亩地就种一亩,另外荒废也无所谓,还有两熟就变一熟,一千斤亩产就变五六百斤,土地利用率最低。这是一个假设,是不是可以调研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历史上的集体化是忽视了马克思的重大判断
陈文胜:可以这样判断,中国农业发展只能是以家庭为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由劳动力、技术及装备水平以及种植结构这三个要素决定,中国农业不具有美国那样的特殊国情,小农经济将在中国长期存在,适度规模的家庭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曹锦清: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确实确实有一个重大误判,他说农业也可以像工业一样组织起来,在大队形成内部的复杂分工,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因为斯密讲过,马克思也讲过,斯密反复讲到,第一卷里面讲到了劳动,著名的第一章里面就是分工。就是说手工业只要把同等技术人集中在一起,内部会产生分工,分工以后就会使生产力极大增长。为什么分工会产生增长?福利增加了,劳动时间节省了,重复的劳动就有机械化的可能,可以机械化了。因此,就使得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和集中的家庭手工业之间有一个质的飞跃,使生产力十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增加,这是斯密的观点。但是斯密第二卷里面讲到农业,说农业的分工不行,因为农业有一个自然生长过程。
关于农业分工不同于手工业分工,马克思有一个重大发现,他说农业的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与手工业的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是不一样的,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差别。三大部门:畜牧业、种植业和手工业,手工业和工业的劳动即生产,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并非全部是劳动的过程,不要低估马克思这个判断。
如果是铁丝,把铁丝截断、弯曲、烤烘、定形等,可能有18道工序,理论来讲原来一个人要完成18道工序,要寻找工具和场地变动等,这中间浪费了时间;如果18个人在一起做,每个人做一道工序,原来时间流程里面的工序在同一个空间里面的同一时间执行。农业不行,因为产品生产有一个自然生长过程,没有办法把播种、培育、插秧到收购同时在一个空间里面完成。所以,农业不可能形成类似于手工业那样的密切分工,并因分工而引起精细、熟练、机械化,在农业当中是不行的。手工业这种分工不适合于农业,这就决定了农业家庭经营是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而且集体劳动还有一个劳动监督和管理成本的问题,工业生产的机器运作本身就监督了劳动,在流水线上就特别明显,不需要监督的,过来了五个动作,完不成就死掉了。
而农作物下了秧自己生长,生产过程和投入的劳动过程是若离若即的,中间还有田间管理。畜牧业的牛羊放出去,是劳动过程,晚上赶回来是劳动过程,而牛羊自己吃草就不是劳动过程。所以,畜牧业、种植业与手工业的劳动时间完全不一样,由此决定了分配方式不一样、生产方式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甚至决定了宗教形态不一样。我们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考虑问题。马克思发现了把劳动和生产区分开来,他特别兴奋。我也感觉到了这个问题,一读马克思这个著作的时候也很兴奋,来回地走啊,太兴奋了!
中国农民为什么天生就具备对市场和工业的适应能力
陈文胜:为什么中华民族向现代转轨那么顺利?农民那么顺应于市场和工业,跟东南亚对比中国要快得多,比伊斯兰国家要快得多,是不是可以从马克思关于把劳动和生产区分开来这个理论中找到答案?
曹锦清:农业的劳动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马克思把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要细细琢磨,慢慢体会。比如在这里栽一棵树,植树的过程是劳动过程,栽下去以后是自然生长过程,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付出的产品劳动过程进行区分,来观察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差异,以及不同畜牧业、种植业的差异。比如说水果与蔬菜差异及其与粮食作物差异,然后是与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差异。区分概念之后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人类生产,影响到人类的劳动观念,时间观念。三种生产,畜牧集群要适应于现代工业,困难在哪里?种植业集群要适应于现代工业,困难在哪里?像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它是畜牧业、种植业与手工业“三业合一”的。只有手工业的劳动过程即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直接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多劳多得,一分劳动一分得。而畜牧业、种植业,多劳和多得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受气候、土壤等等影响较大。这样“三业合一”,家家基本上都有手工企业。
为什么中国的传统农业要“三业合一”?因为人均耕地少,必须依靠手工业才能生存,男耕女织,甚至男性也织布也纺纱。如果本地没有棉花,就买来棉花织布,手工业要占家庭经济收入很大的比重。由于从事手工业的主要是女性,所以女性在家里地位肯定高,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很多制度安排和观念,这也是一个马克思的一般原理。
中华民族是原始农业、半原始农业形成的生活方式,完全的一种生产经济,没有哪一个民族有着中国农民这样对货币的灵敏反应。你增加工资就干活,一天可以干10个小时甚至干14个小时,全世界是没有的。这就是马克思观点的延伸。因为中国农民是畜牧业、种植业与手工业三业兼于一身,种植业有大量的农闲时间,畜牧业以圈养为主,从而可以从事手工业。因为有了手工业的经历,劳动即生产,努力工作就可以增加收入,家庭经济就发展起来了。
通过这样分析就更清晰了,发现很有意思。中国宋以来是男耕女织的传统,是女织的手工业。到宋以后,那人多地少的地方手工业就可以发展起来。尤其是南宋以后,随着海外贸易兴起,一直到元、明、清的海外贸易,丝绸品贸易、瓷贸易很发达。丝绸贸易推进了桑树面积的不断扩大,而且不侵占耕地,丘陵地区和山区都可以种。如景德镇的瓷器,是劳动密集型的,只要需要就可以扩大再生产。这就解释了晚明大规模的外来白银进来以后,没有引起中国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因为通过扩大再生产来满足了海外的需求。
从经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就豁然开朗了。像中国这样的民族,只要多劳就能够多得,能够改变自己的经济处境。所以,宋以后就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之说,商业资本或官僚资本回到了土地,就加快了土地的流转。这样一种传统“三业合一”的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小工业经济,哪一个家庭都有手工业。像丘陵地区就有编织业,如编扫帚、编箩筐,所形成独特的经济社会生态,使得中国人天生就具备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适应能力。我们看到其他民族在这个社会转型过程当中都搞得鸡飞狗跳,不适应。如和印度一比,中国就适应得多。所以,不同的民族从传统到现代具有不同的路径,不能是一个模式。
3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首先是农民的成功,中国农民几千年以来形成畜牧业、种植业与手工业的三业合业,对市场做出灵敏迅速的反应,快速地适应了工业社会的时间节奏和劳动节奏。天下为什么这么太平?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社会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要求不同的方言服从于统一的语言和文字,一交流都是普通话。由于语言、宗教的不同而产生的摩擦不断地减少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形成了。所以,我下了一个判断,秦王朝是文字统一,共产党当代正在发生重大的事件是语言统一。14亿人中有12亿人口的汉语在接近于统一,这个是世界历史最伟大的事件。欧洲有44个国家,有36种语言,这个语言不同引起了冲突,所以是以分裂为主,中国是以统一为主,这给中国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运行带来多大的方便!
陈文胜: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战争和自然灾害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非正常人口流动。而在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有史以来就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流动人口,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大流动时代,而且是最落后的农村、最贫穷的农民成为今天社会大流动时代的主力军,使数以亿计的农民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流动。不仅是促进语言的统一、国内市场的统一,而且对国家的社会融合、区域融合、民族融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本文由中国乡村发现网根据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关链接:前沿对话
陈文胜对话贺雪峰、吴 46 33050 46 15288 0 0 3255 0 0:00:10 0:00:04 0:00:06 3254财:谁来发展乡村?
讲座连载:
延伸阅读:农业发展